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正文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22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09      浏览量:

e277d4de16ba8440352b68ed1027493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022

 

一、办学基本信息

(一)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定位

1.办学定位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主动适应阿拉善及周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了以中高职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三驾马车”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着力培养服务地区发展的急需、实用、特色人才,努力建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2.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拓空间、以特色谋发展,立足当地、辐射周边,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引领阿拉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阿拉善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学院坚持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课证融通”的特色办学之路,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服务面向定位

学院确立了“中高职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为把阿拉善打造成为中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建设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俄蒙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以及把阿拉善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空天基地、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输送高端技能人才,同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服务和社区教育。

(二)办学规模

2021年,学院共有各类在校生7231人,比2020年增加1448人。其中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2359人;中职学生1224人,五年制前三年373人;开放式教育在职学生3275人,其中本科学历教育1343人,专科学历教育1932人。(表1

 

1: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规模

单位:人

年份

学生总数

全日制高职

中职

五年制

前三年

电大开放教育

本科

专科

2020

5783

1601

1098

333

1468

1283

2021

7231

2359

1224

373

1343

1932

 

(三)专业建设与特色

1.专业结构与规模

2021年,学院共开设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化工装备技术、化工装备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旅游管理、运动训练、飞机机载设备装配调试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舞蹈表演、民族表演艺术学前教育、口腔医学技术、音乐表演、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31个高职专业。覆盖农林牧渔、生物与化工、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医药卫生、旅游、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3个专业大类的20个专业小类。

2021年,学院有普通高职在校学生14个专业,比去年增加了2个专业;14个专业共有学生2359人,比2020年增加了758人。分别是护理795人,会计134人,应用化工技术382人,学前教育307人,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共15人,康复治疗技术204人,机电一体化技术228人,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21人,旅游管理15人,计算机应用技术168人,飞机机载设备装配调试技术7人,民族表演艺术36人,无人机应用技术41人(表2)。

2021年,学院15个专业共录取1383人,比2020年增加407人。分别是招生护理368人,康复治疗技术115人,大数据与会计71人,计算机应用技术108人,旅游管理19人,应用化工技术320人,作物生产技术3人,学前教育122人,艺术设计5人,民族表演艺术12人,机电一体化技术161人,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9人,风力发电工程技术1人,飞机机载设备装配调试技术14人,无人机应用技术52人。

 

2: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各专业在校学生情况

单位:人

年份

护理

大数据与会计

应用化工技术

学前教育

艺术(含雕刻艺术)

康复治疗技术

机电一体化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旅游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

飞机机载设备装配调试技术

 

民族表演艺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合计

2020

634

102

118

332

17

133

104

30

13

85

7

26

 

1601

2021

795

134

382

307

15

204

228

21

15

168

13

36

41

2359

2.重点或特色(品牌)专业

学院目前还没有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特色)专业,启动了院级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现有院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分别是护理、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2个,分别是艺术设计和旅游管理。

(四)教职员工队伍建设

1.教职员工队伍基本情况

学院设有党政办、组织统战人事处、宣传部、计划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后勤保卫处、招生就业处、网络信息中心、科研与技术服务处、机电工程系、化工工程系、医疗护理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通用航空系、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部、培训部20个部门,有教职工387人,部门数较2020年无变化。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2021年,学院有从事高职教学的校内专任教师173人,比2020年减少2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讲师)54人,占专任教师32.37%;中级72人,占41.62%;初级33人,占19.08%;其他12人,占6.94%,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22人,占专任教师的15.03%35岁以下54人,占专任教师31.21%364544人,占专任教师25.43%466075人,占专任教师43.25%;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81人,占专任教师的46.82%;兼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40人,双师比45.66%。目前有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3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教学团队5个(含一个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表3,图1)。

 

3:阿拉善职业技术学教师队伍构成情况

单位:人(个)

年份

专任总数

副高以上

中级

初级

其他

新秀

团队

2020

175

43

66

43

23

3

4

2021

173

56

72

33

12

3

5

 

1 学院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1637832505(1)

2020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2021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为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根据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实际需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19人,承担39门专业课程授课任务,教学工作量达2736学时/学年。

 

 

2 学院教职工情况

1637832671(1)

2020年教职工情况

2021年教职工情况

 

3.教师校外进修、培训及交流情况

学院把教师培训进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实施“国省培-校本培-系部培”三级联训机制,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多样,主要有区内外培训、企业实践锻炼、外出交流学习等方式。2021年,学院按照计划开展党史学习、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统编教材和“三教”改革专题、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特色教研、公开课、说课评课等一系列教师培训。因疫情影响,教师培训主要以线上方式及校本培训的方式开展,共计2128人次;同时外派36人次参加了自治区级中高职教师素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SYB师资培训、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等20个项目的培训。投入教师培训经费3.58万元。

(五)基本办学条件

学院目前在巴彦浩特镇和乌斯太经济开发区两地两校区办学,学院两校区占地面积424844.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4058平方米,生均占地180.1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31.85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11.04平方米,生师比为10.281,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20362.18元,生均图书为61.42/生,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27.77台(表4)。 

4 学院基本办学条件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

2021

1

生师比

6.44

10.28

2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14.86

15.03

3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

46.93

31.58

4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29487.51

20362.18

5

生均图书(册/生)

96.81

61.42

6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24.57

32.37

7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265.36

180.10

8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16.27

11.04

9

生均实践场所(平方米/生)

12.46

7.43

10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数(台)

39.35

27.77

11

新增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4.05

16.36

12

生均年进书量(册)

28.11

3.72

 

(六)办学经费及效率

1.年度办学经费总收入及其构成

学院2021年度办学经费总收入27110.26万元,比2020年增加13276.79万元。其中包括学费收入1811.90万元,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7237.76万元,中央和地方专项补助18022.72万元,其他收入总额37.88万元。

2.年度办学经费总支出及其构成

学院2021年度办学经费总支出13009.89万元,比2020年减少904.99万元。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1988.30万元,设备采购经费912.63万元,日常教学经费102.29万元,聘请兼职教师经费24.32万元。

3.生均培养成本

学院2021学年生均培养成本按折合学生数计算为30659.12元。

(七)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习实训条件

学院现已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91个,建筑面积9775.60平方米,总设备1856台套,购置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累计3124.86万元,2021年新增设备投入473.92万元;全年校内学生使用频率为199921人·时,社会使用频率72人·时;实验实训室现有工位数1870个,原材料(耗材)费用25.65万元,现有专职管理人员9人,兼职管理人员74人。

2.校外实习实训条件

截止2021年,学院与阿拉善左旗第一幼儿园、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园、阿左旗容安蒙特梭利幼儿园、阿拉善左旗百果奇林幼儿园、阿拉善大酒店、致良田、南寺旅游景区、腾格里大酒店、阿左旗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阿拉善盟中心医院、阿左旗蒙中医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馆、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庆华有限公司、内蒙古三聚家景有限公司、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沙苑生态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晨宏力化工有限公司、乡镇企业等42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协议,接待学生实习1669人次,基地累计使用5102天,接受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164人,各实习基地可以满足学生见习和毕业实习需求。

3.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学院现有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2个,盟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所2个,可以开展17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2021年,各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社会学员718人·天,鉴定学院学生312人·天。学院将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毕业生中积极推行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度,毕业生中“双证书”率达到65.48%

二、招生、培养、就业

(一)招生

1.计划、报考、录取及报到

2021年,学院计划招生为1432人,实际录取1383人,录取率97.19%,比2020年降低了27.95%;实际报到1235人,报到率为89.30%,比2020年降低了4.99%

2.生源

2021年,学院招生1235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户籍1064人,占86.15%;宁夏户籍57人,占4.6%;青海户籍53人,占4.3%;甘肃户籍43人,占3.5%,陕西户籍9人,占0.73%,新疆户籍6人,占0.49%;其他生源地有安徽、山西、山东、河北等占0.71%

(二)培养过程及质量

1.专业调整及优化

为适应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需要,学院对专业布局进行了科学调整,形成了二产加工制造类专业集中在乌斯太校区办学,三产社科服务类专业集中在巴彦浩特校区办学,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集中在电大校区的办学格局。

2021年,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学院专业、专业群建设规划,新增口腔医学技术、音乐表演、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9个专业。不断完善专业格局,满足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

2.课程调整优化及资源建设

为适应现有专业的岗位需求,学院对2021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学院高职共开设各类专业课程35150208学时,比2020年增加7711537学时。其中A类课程80门,占22.2%B类课程204门,占56.7%C类课程76门,占21.1%;开设公共课70门,专业基础课37门,专业课245门。(图3

3 学院各专业开设课程情况

1637835385(1)

1637835305(1)

2020年各专业开设课程情况

2021年各专业开设课程情况

 学院目前没有国家和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学院全面启动了以项目化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改革,分层次建设院级合格课、优质课和精品课,进而向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迈进。目前,学院已有163门课程申报立项建设院级合格课程,已建成院级合格课程110门;有33门课程立项建设院级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成15门优质课。有2门课程立项建设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

3.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职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劳动教育必修课、美育选修课等,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行动中。

4.实习实训质量

2021年,学院共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艺术设计、学前教育等专业444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学院对学生实习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规定和要求运作。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学院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并委派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二是强化日常管理。坚持每学年研究部署顶岗实习工作2次以上,坚持定期听取学生科和实习指导教师有关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汇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顶岗实习工作,做到目标和责任明确,并层层落实;三是健全制度,管理规范。与实习接收单位、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同时建立了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为保证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学院各专业所有专业课实习实训均为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单独进行成绩考核评定。实践教学大纲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考核方法等。学院统一编制了实习(实训)大纲、实习(实训)计划、实习(实训)指导书、教师实践教学日志、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等实践教学规范性文件。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达到85184人·时,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达到3.1/生。

5.学生活动

学院将学生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学院积极支持和改善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为加强学生工作,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成立了大学生交响乐团、合唱团、街舞社、金话筒社、剪辑社、志愿者服务团等团体,学生社团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学生管理与发展

学院建立健全了学生处、后勤保卫处、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宿管老师、舍长、门卫等实行全天候多层次无死角的学生管理体系,以建设“平安校园”为目标,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举措,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全覆盖和24小时不间断值守。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值班备勤、防灾减灾和应急准备工作,经常性、全员性、实战性开展应急演练。加强食品安全源头管理,落实各项食品加工流程措施,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食品留样制度,坚决杜绝“三无”产品进入校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以校园治安、消防、食品卫生、危险化学品、校园周边环境、学生公寓安全管理、集体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等高风险领域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动态管理、限时整改,彻底消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着力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加大正面引导力度,建立健全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抓好平安校园建设,年内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保证了学院的稳定发展。

学院2021届有毕业生514人,比2020年增加41人,初次就业率达88.33%,从各个专业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率94.43%、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就业率60%、应用化工技术就业率94.74%、计算机应用技术就业率77.38%、大数据与会计就业率87.72%、护理就业率89.64%、康复治疗技术就业率74.7%、艺术设计就业率83.33%、学前教育就业率98.81%。毕业生起薪点为3239.61元,专业对口率为51.98%2021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毕业生户籍所在地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学院围绕毕业生就业创业广泛开展宣传,组织人才交流会和各种形式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图4)。 

4 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1637836113(1)

1637836171(1)

202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2021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三、质量保障体系

(一)建立院系两级管理体系

学院建立了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明确了学院教学管理的主导地位和各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发挥了系部教学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院系两级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加强教学常规检查

学院除了督导各系部做好日常教学检查的同时,每学期定期开展集中教学检查。组织各系部通过听课、评课、师生座谈会、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多种形式,对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查和抽查,并做好相关数据信息整理与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催整改,实现了预期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指导教师开展说课评课活动,同课异构教研、新教师汇报课、教案展评等活动,大大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严格考试过程管理

学院制定了《考试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范考试管理。学院考试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学院对考试的组织领导、考试运行、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试卷命制、成绩登统等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各系部负责落实各自考务管理及组织等工作,保证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考试的各项工作。坚持 “以考风促学风,以考风正教风”,着重抓好考务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加强考风建设。

(四)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学院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指导,督促各系实训抓环节、求质量,安排专业教师管理实验实训场地,及时检查各实习实训场所实验室《实训日志》《实训使用记录》《学生实训报告》等制度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实践,引导师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研讨、展示活动。学院编制下发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对高职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工作进行全程督导,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五)加强教学督导评估

学院对教学过程实施监督、评估。督导评估内容包括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教学基本要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内容。学院质评人员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听课、座谈、研讨等方式,督导评估教学过程。目前,学院基本形成了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监控和考核”,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三方评价”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行参与评教比例达88.57%;学生参与评教比例达88.70%;社会参与评教比例达90%,评教客体覆盖率达84.16%。为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有力依据;外部监控主要是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价、向社会发布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年度质量报告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等渠道接受社会监督。

(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措、效果

2021年,学院组织全体师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培训、“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举办学习研讨、专题培训班、主题宣讲、专题讲座11次,不断增强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和相互包容。切实发挥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阵地作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按照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群众工作到位、风险评估到位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和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推行三科统编教材期间,学院教职工在校就读子女201人全部按时报到返校,报到率100%;学院师生整体思想稳定,全部按时报到返校,报到率100%

(七)教学改革与建设

1.思政课教学改革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部,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造条件,对现有教师进行培养和提高,使思想政治课教师开拓视野,更新理念,掌握新思想、新方法。学院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日常课程体系,在中职各专业中开设中职主要开设职业生涯与规划,心理健康,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课程。

学院发挥思政教育基地“为党育人”作用,投资近50万元打造占地300平米的思政教育基地,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政教育。成立思政名师工作室,发挥思政名师工作室的“能人”作用,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引导思政课教师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对党史进行专题研学,让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学院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导全员全过程育人模式。制定了《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始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课程思政”创建为载体,大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形成了“堂堂都是思政课、人人都是思政教师”的思政教育新格局。开展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听课月活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举措调研、思政教师集体录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党委书记全程参与听课评课、组织师生开展体验式研讨式现场教学,思政教育效果大幅提升。

学院依托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立大思政理念,推动“全员思政、全程思政、全课思政”。集中培养一批高素质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规划打造8个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集,创建一批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目前学院获得自治区级课程思政项目奖项1个,课程思政课程1门、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6人。

四、社会服务

(一)培训服务

学院是阿拉善盟职业技能定点培训单位,学院现有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盟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所2个,可以开展2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学院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牧区进城务工人员、农牧民转移劳动力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企业工人、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截至202111月底,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学院培训部学院面向社会开展的培训规模为64676人·天,在校生培训规模为1613人·天,主要培训对象为行业企业委托的班组长、农民工、复转军人、女职工等特定群体人员的专项培训和小微企业培训。已开展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 127 13184 人次。其中,就业创业培训 18 366 人次;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12 7143 人次、建设领域农民工培训191687人次;新型农牧民和高素质农牧民培训 10322人次;安全技能培训412216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专项能力考核13550人次;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4119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8411人次;开展公益性培训2370人次。

(二)科技服务

为顺利推进学院科研工作开展,学院修订了《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科研目标考核细则和院级课题评审标准,创新制定了学院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科研评价办法,保障了科研工作规范、向好发展。

2021年学院申报国家级课题1项、自治区级课题12项(获准立项1项)、盟级课题1项。学院下发《院级教科研课题指南》,组织开展学院2021年度院级教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工作,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2021年全年共申报25项院级课题,经学科评审组评审、学术委员会审议,立项22项院级课题。2021年全院教职工共发表核心论文6篇;发表普刊论文66篇。我院教师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在研国家级课题2项;在研自治区级课题24项,结题8项;在研盟级课题1项;在研院级课题39项。出版专著7本;公开出版教材10本;校本教材4本;实用新型专利8项。《阿拉善职业教育》出刊两期,成为全院师生展示、交流教科研成果的阵地和学院向社会、向兄弟院校传递教科研信息的桥梁。

(三)合作交流

 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积极融入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院校联盟,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挂牌成立沙产业创新创业学院。不断拓宽跨地区合作办学,与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和内蒙古娜日艺术学校开展有效合作,与内蒙古电大中专学校、卓资职业中学、杭后职业中学、宁夏中卫中职学校等开展合作办学,建立了稳定的生源基地。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阿拉善盟中心医院、阿拉善盟蒙医医院等14所公立医院签订了定点教学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与阿拉善左旗第一幼儿园、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园、阿左旗容安蒙特梭利幼儿园、阿拉善左旗百果奇林幼儿园、阿拉善大酒店、致良田、南寺旅游景区、腾格里大酒店、阿左旗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阿拉善盟中心医院、阿左旗蒙中医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馆、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庆华有限公司、内蒙古三聚家景有限公司、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沙苑生态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晨宏力化工有限公司、乡镇企业等42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不断深化合作交流模式。

五、社会评价

(一)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学院2021届毕业生获得符合专业面向的职业资格证书占毕业生总数的94.76%,职业资格证书种类为护士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电工、焊工、计算机操作员、展览讲解员、导游资格证、业财一体化信息技术应用等资格证书,获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占职业资格证书种类总数的比例为91.14%

(二)毕业生对学习的满意度

毕业生对学院所开专业的满意度达90%以上。对专业课程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满意度85%以上。毕业生认为,学院开设的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所开设的课程基本能够满足就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毕业生对在学院期间生活、学习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六、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化建设与学院发展建设和师生的期盼不相适应,智慧校园建设步伐滞后。

2.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仍需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学名师和“双师”素质教师亟待补充。

3.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不够,针对高素质技能型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改革有待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水平亟待提高,校企合作还需不断深化。

4.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等与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设置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5.专业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专业,优质精品课程数量不多,标志性教学成果较少,整体科研水平不高,内涵建设任务艰巨。

6.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紧密度不够,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质量提升任务任重而道远。

7.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质量相对不高,影响了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和美誉度。

(二)改进措施与展望

1.明确指导思想,夯实办学基础。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学院基层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线,拓宽办学渠道、扩大招生规模,采取中高职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职业社会培训和终身学习教育并重的措施,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招生就业为导向,以师资建设为关键、产教融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管理服务为保障,立足阿拉善、面向全区,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高技能人才,为推动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科学规划,提升学院实力。综合分析国家和自治区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精神,结合盟委、行署对学院发展的要求和阿拉善经济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抓住机遇,谋划大计,突出特色和优势,确定目标和重点、使学院的资源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挖掘和提升;加快巴彦浩特新校区及体育公园建设,科学规划巴镇新校区和乌斯太两校区在空间、功能上的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打造多元化发展格局。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阿拉善周边地区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加强与内地高等院校的横向联合,整体提升学院的实力和竞争力。

3.加强重点特色专业规划和建设。围绕阿拉善及周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围绕科学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组织开展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培育35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12个院级特色品牌专业;申报通航服务、高铁运维服务等新专业做好机雕、玉雕、骨雕、皮雕、石画等特色品牌。联合自治区艺术学院办好民族舞蹈班、长调民歌班、乌兰牧骑等培训班。

4.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月活动”,深入推进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继续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课程标准落地。通过院级、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做好教学团队的培养工作。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与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活动设计,推行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课程教学资料,课程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6.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结合新校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各类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各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和设施设备条件,提高实验实训装备水平。提高院内外实训基地使用效率和合作紧密度,构建院内外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行机制。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系统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提高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的质量。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国家和自治区级中高职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学院教师培训计划,开展岗位培训,更新教师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专任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提高教师教科研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引导鼓励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