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通航系
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做好开学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反应、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将疫情传播和次生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及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制定通航系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落实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及盟、旗、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防控工作的要求,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条块协调联动、师生全面覆盖、家校密切配合”的工作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周密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采取坚决有力举措,切实做好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疑似症状者,迅速组织救治和集中管理。
(二)坚持属地管理,快速反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在盟委行署的统一领导下,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并第一时间报告自治区教育厅,最大限度缩短疫情应急处置的预热期。
(三)坚持联防联控,科学应对。一旦出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院领导立即深入一线掌握情况,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快速有效的执行处置工作流程,控制局面。同时 迅速与自治区教育厅和盟、旗、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联系,启动联防联控机制,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四)坚持动态监测,常态预防。建立即时动态监测制度,全面掌控开学后学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避免突发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
三 、应急处置举措
(一)密切关注疫情变化。要严格落实师生员工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等防控措施。一旦所在班级发生病例,立即上报学院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部门。统计掌握部门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发放应急物资,做好消毒情况;做好密切接触者及次级密切接触者追踪排查情况及健康监测检测情况,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封闭管理情况。认真做好师生核酸检测工作,认真履行教学工作调整,做好家校沟通及师生心理健康等情况。
(二)快速隔离。学生中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味觉嗅觉减退、咽痛、鼻塞、流涕、肌痛、结膜炎等疑似症状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防护措施,迅速上报学院,尽快安排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明确诊断。若诊断疑似或确诊病例后,根据当地指挥部的风险评估等级和防控措施,配合住校生封闭管理、跑校生和教职员工居家封闭管理的要求。
(三)配合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根据疫情进展情况组织本系师生员工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工作及检测结果的通知报告工作。
(四)进行终末消毒。本系尚未出现核酸检测阳性者时,要加强预防性消毒,对重点部位如箱式电梯、门把手、扶手等要增加消毒频次。本系内出现核酸检测阳性者后,要配合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对病例停留过的教室、图书馆、寝室、餐厅、浴室等所有室内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停止使用中央空调、箱式电梯,及时清除消毒剂残留。
(五)做好家校沟通。及时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及时准确传达学院在疫情期间的管理措施和教学工作安排。如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感染性,应立即与病例近亲属取得联系,如实告知发病情况和处置举措,做好安抚慰问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疫情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本系教职工和学生中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疑似情况,应立即向校医报告,由校医向学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启动学院应急预案。
(一)综合科:负责疫情防控协调工作,协助学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指挥本系各项应急工作,负责疫情防控信息汇总报告。
(二)学生科:负责提前做好隔离宿舍和全封闭管理宿舍的测算安排,负责监督学生公寓卫生状况。出现确认病例、疑似病例等情况时,负责在第一时间配合当地疾控部门组织排查密切接触者和次级密切接触者的详细信息,并按照学院防控措施配合好做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和次级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医学观察和隔离宿舍的医学观察及风险告知,同时做好学生在隔离期间和医学观察期间的健康追踪、生活保障、家校沟通等工作。负责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工作。负责指导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做好解释与安抚工作,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三)教学科: 负责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成立本系封闭期间教师和员工专门队伍,在学院封闭区内开展教学、学生管理和服务教学的工作,所有人员实施闭环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封闭期间的学生活动,注重维护师生在疫情期间心理健康,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和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四)系团总支:依靠各班团支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倡导和组织开展增加学生自身抵抗力的各 种体育锻炼活动。
五、信息报送
建立畅通的信息报送渠道和严格的信息发布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
(一)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应在第一时间向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报告,不得延报。
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不得主观臆断、漏报、瞒报或谎报。
(二)信息报告
1.报告责任主体。责任报告单位:本系。责任报告人:本系主任。信息报送人:学生:张卫东;教师:姜华。
2.报告时限及程序。
初次报告: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疑似症状者,立即报告。
进程报告:在突发疫情处置过程中,每天将疫情发展情况报告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
结案报告:突发疫情结束后,将疫情防控结果报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
3.报告内容。
初次报告内容: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症状、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
进程报告内容:病例诊断与治疗情况、病情变化情况、密接人员排查及隔离情况、疫情控制情况、造成疫情的原因、进一步的防控措施等。
结案报告内容:疫情处理结果(包括疫情性质与发生原因)、防控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六、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坚持底线思维,本系负责同志靠前指挥、主动担当,依法依规统筹抓好学院开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和制度,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二)信息保障。完善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收集、报 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确保信息报送安全畅通。本系领导开通 24 小时值班电话,及时受理有关突发疫情处置的咨询、举报和投诉。
(三)物资保障。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及时领取、发放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护用品等。
(四)人员保障。组建应对本系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工作队伍,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加强对应急工作人员防护知识、救治技术的培训。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应急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演练。
七、善后恢复
(一)及时整改。总结患病师生的善后工作,对疫情中反映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研究整改,严防疫情复发。
(二)恢复秩序。根据学院总体安排发生因突发疫情导致暂时集体停课,须对校内有关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并根据疫情形势科学研判,有序安排复课。因疫情隔离或住院的师生,须在恢复健康并经卫生健康部门确定无传染性后方可返校。
(三)调查追责。配合相关部门对突发疫情情况进行调查,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