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十二大新闻来了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10      浏览量:

 

回望2023年

阿职院师生团结奋斗、追求卓越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不断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一、学思想见行动,高标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学院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第一巡回督导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和五个具体目标,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建立了集中办公制度、“日跟进、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和深入系部、走进教室、直面师生、问卷调查等工作举措,认真组织开展问题大收集、大排查、大梳理,共查找征集问题246个,梳理列入问题清单五个方面问题88个,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优化建强,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终身课题

学院党委制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引导基层党组织用好“六种载体”,推动“四教融合”,体现“六个融入”,潜移默化讲清“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讲好《意见》背后的故事。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创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坚强堡垒支部,积极开展达标创星,重点打造“北疆教育心向党”党建品牌,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思路,引导学院25个基层党支部设立党建品牌。同时,狠抓党员干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发展党员16名,引进人才9人、专业技术人才12人,公开招聘校医1人,申报2024年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教师岗位13个。

 

三、润物细无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我院推动第五批全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基地,用好“石榴籽”育人课堂,扎实开展“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我心中的中国红”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教育实效,引导各族师生“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切实筑牢全院师生“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根基,促进各民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

 

四、优化布局,全区首家中职资源整合的中等职业学校正式成立

2023年12月29日,全区首家完成中职资源整合的中等职业学校——阿拉善盟中等职业学校成立。学校由我院实行集团化全面管理,负责学校教育教学、人员经费及安全保障等工作。成立后的阿拉善盟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优化了地方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标志着我盟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五、调整优化,提升教学质量永远在路上

我院着力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培训,立项在线开放课程21门,引进名校专家学者讲授课程2门,初步建成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积极推进遴选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和全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优化调整设置,2023年停招环境监测技术、运动训练、铁道运输服务等20个中高职专业,调控压减护理、学前教育、艺术设计和财会等专业的招生规模。2024年拟新增对接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的新能源装备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8个专业。改造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对接新能源企业需求,开设光伏发电、新能源装备技术等课程模块;对接化工企业需求,在护理、康复等专业中开设分析检验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模块。谋划专业群建设,将重点打造化工技术、新能源技术、通用航空服务技术、文化旅游服务、康养护理等5个专业群。并赴区内外多所高职院校,围绕教学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等内容开展考察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六、激发潜能,社会培训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挥突出作用

我院坚持走集约化培训之路,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有序开展就业创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职业技能提升、安全生产、送培下乡、送教上门等项目,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群体技能人才智力支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39期15189人次,农牧民就业和技能提升培训6期258人次,各旗区新型农牧民和高素质农牧民培育7期420人次。

 

七、服务社会,继续教育解锁职业生涯新篇章

我院优化开放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健全办学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对社区教育的资金投入,揭牌成立“阿拉善盟城乡社区大学王府街道社区学校”,新增“开大书屋”4个,建成24个内蒙古开大(电大)书屋,开展各类理论宣讲和培训活动20余次,参加居民2000余人次。

 

八、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我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改革,深入盟直部门单位、各旗区和区内外企业开展调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签订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协议44个,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家,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个、工匠班4个,各级名师工作室6个。

九、关爱学子,把招生就业始终作为生命线

我院建立健全招生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招生宣传协同效益,组建专门的招生队伍设点宣传,全年录取高职新生1005人,中职406人,在校生历史性突破8000人。组织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走访152家用人单位,与中盐集团、君正集团、太西煤集团等3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阿拉善盟中心医院、阿左旗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新增就业岗位2190个。同时,开展集中就业指导服务8场、700多人次,申请补贴资金13.8万元。

 

十、心系教师,人事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我院积极联动盟人社部门,进一步优化学院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技能)岗位结构,在摸底调研基础上,用足用好现行政策,采取争取职数设置特设岗位等方式,按照工作审核、公示等流程,对149名符合专业技术岗位(技能)聘用条件教职工进行岗位等级晋升(其中正高4人、副高57人、中级65人、初级14人、工勤9人)。我院在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有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方案具体条款进行修订完善,并提请盟行署审定。2023年11月13日盟行署召开的2023年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2月8日经2023年第41次盟委委员会议审议通过。

十一、刷新建设“进度条”,不断优化学习生活环境

我院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努力为全体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拟在巴彦浩特校区新建宿舍楼2栋,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可满足800-1200人的住宿需求,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拟在巴彦浩特校区新建实训楼1栋,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配套采购实训用设施设备,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


十二、奋辑笃行结硕果,继往开来再扬帆

我院师生参加各类体育赛事,获得世界级中学生赛事银牌1枚,国家级中学生赛事金牌1枚,自治区级赛事金牌13枚、银牌 25枚、铜牌26枚、其他名次 24个的优异成绩。建成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1个,荣获“内蒙古工匠学院”称号,1名教师被授予阿拉善盟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参加自治区中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职业技能成果展活动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


2024年

我们将以青春为笔

继续抒写属于我们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