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图片新闻  >  正文

体教融合丨阿拉善体育运动学校活力开训争创新佳绩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18      浏览量:

作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阿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训练场上,运动员们活力四射。近日,笔者随阿拉善体育运动学校调研组调研时,在阿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看到,下午16∶30,结束文化课学习的运动员们迅速集结,投入紧张训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再好的苗子,没有认真刻苦的学习,坚持不懈的训练,就不会有好的成绩。训练场上,运动员认真执行跑步训练、技术训练、有氧训练和身体柔韧性训练等。大家眼中透着坚毅,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认真。教练员根据学员的基础水平,因材施教,通过严格要求、规范训练,提高队员的运动技术水平。

“体校运动员兼顾日常文化学习,为保证运动员得到充分的训练,只能利用课外活动和周末、寒暑假的时间练习。因此,学校通过建立‘体教结合、联合办训’的合作新机制,将教练员派入各基地,以‘送训到校’的方式开展项目推广和训练。这一举措不仅激发了更多家长送孩子参加训练的热情,也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教练员阿拉腾呼依格说。

据了解,我院于2016年挂牌成立了阿拉善体育运动学校,2024年确定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共同体学校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等8所中小学和额济纳旗教育体育局等4家单位为“阿拉善盟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开展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自由式)、拳击、射箭、柔道、现代五项、射击、足球、篮球等9项体育项目训练,现有在册运动员120人。

近年来,学校在参加全国、自治区青少年锦标赛,自治区全运会、民运会等各类体育竞赛中,共获得金牌33枚、银牌51枚、铜牌71枚。体育教学部部长岳咏梅说,体校在训练场地有限、经费紧张、生源不足的情况下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靠的都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挥洒汗水、力争上游的体育竞技精神,更是全校上下深耕细作、不懈努力的最好证明。今后,学校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优化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培养、输送力度,为建设体育强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