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校园时讯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 守望北疆育人初心│我院以先进典型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作者:马鑫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量:

2024年9月9日,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授予乔计、王玲、高淑敏三名教师2024年度“师德标兵”称号。评选面向全院在职教职工,侧重一线教学科研人员,旨在以先进典型凝聚育人力量,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今天,学院官微回顾三名教师的工作成绩,希望全体教职工向“师德标兵”学习,争当立德树人楷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进一步推动学院师德师风建设迈上新台阶。

乔计,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现任机电工程系专职教师,兼具高校讲师、电工高级技师、机械工程师三重专业资质,入选2023年度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项目三层次人选。先后荣获自治区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高校教坛新秀,盟级技术能手,学院骨干教师等荣誉。所带班级获评盟级先进班集体,指导学生先后获自治区技能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身为党员,乔计深学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过硬素养践行师德标兵担当,以高尚师德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教学中,他精研业务,创新模块化、任务驱动等教学法,融入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材施教培育急需的机电专业技术人才。在9年系学生科负责人生涯中,他以“抓两头、想中间”助力学生成长,学生亲切地称他为“老大哥”;在兼任团总支书记时,带队屡获自治区、盟级荣誉,还主动承担辅导员、公寓管理等工作,深夜送医成常态,哪里缺人就补位。他全身心服务师生,每月座谈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困难,积极联系企业促成机电系毕业生就业率走在全院前列。他扎根一线十余载,以“红砖头”精神育英才、带队伍,为阿拉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王玲,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现任体育教学部专任教师。运动员时期,曾获自治区柔道锦标赛冠军、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季军。执教后,获评自治区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及院级优秀教师等荣誉,所带运动员在国家、自治级赛事中屡获奖牌,以专业实力深耕体育教学与竞技人才培养。

   王玲坚持以“严”立教,藏温度于严苛。为补齐队员技术短板,她拆解技术动作、手把手纠正细节;面对队员畏难,以“再试一次”的坚守助其突破心理极限。她用“平衡感是冠军根基”“柔道是刻进骨子里的修行”的理念,让队员在摔打中练就过硬本领、养成坚韧品格,助力学子在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她以“德”育人,用陪伴引航向。秉持“先做人,再做事,最后做运动员”准则,生活中化身“知心大姐姐”,队员伤病时悉心陪护疏导,年轻队员思乡时贴心关怀,以自身经历引导队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她以“爱”传薪,用坚守托梦想。无论是严寒酷暑下的奔波,还是训练征程中的陪伴,她将心血与精力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弟子的成长中。当弟子将首枚金牌戴在她颈间,便是对她“教技更育人”理念的最佳印证——她传授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逐梦的勇气与做人的担当,以师者之爱,照亮了弟子的成长之路,也书写了一段薪火相传的动人篇章。

   高淑敏,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专业硕士,现任文化旅游系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主讲图案、学前美术等多门课程。工作以来,先后荣获“骨干教师”“优秀教学能手”等多项荣誉,近五年撰写论文7篇,出版教材1部,主持和参与课题4个,获专利2个,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高淑敏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春蚕蜡炬”明志,主动投身结对帮扶,用实际行动传递组织温暖,以党员担当践行工匠精神,心系师生成长。在教学岗位上,她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引入前沿教育理念与方法,以生动实例化繁为简,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屡获技能竞赛佳绩。同时,她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主持参与课题,牵头打造优质课与在线开放课程,参与制定教学标准,以扎实教研助力职业教育发展。她深耕班级管理,摸索出独特育人方法,既精研学业指导,又倾注思想关怀与生活帮扶,常与学生交心解困,对学困生耐心引导,以严爱相济助学子成长。她所带班级量化考核稳居前列,培育出多支自治区级、院级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