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阿拉善盟委宣传部、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共青团阿拉善盟委员会联合开展“携手北疆楷模 共建北疆文化”边疆行活动。
当日清晨,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四十余名师生乘坐大巴,跨越沙尘大风天气,单程行驶近四百公里前往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探访边境线上的移民管理警察。面对无边的戈壁沙漠,同学们眼中的“边关”会是怎样的呢?


在银根边境派出所,北疆楷模、银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徐乃超带领师生和道路养护工人参观各类警务设施,为大家介绍了戍边夫妻警务室的基本情况,了解警务室在边境警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守国亦守家,守家即报国。”当学生们现场聆听徐乃超夫妇的感人故事,看到警务室院内的标语,许多同学眼中闪现出一丝震撼,那些原本只在课堂和新闻中出现的“守边”故事,此刻变得真切而具体,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爱国情感和国防意识,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北疆楷模”的奉献精神。

戍边夫妻警务室院内,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全体师生在民警带领下,面向国旗肃立致敬。这一刻,许多同学第一次在边境线上面对国旗致敬,眼前的国旗和身后的边境,让“祖国”两字有了更直接的触感。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警务室院内,同学们带来了爱国诗歌朗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用实际行动表达青年群体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随后,学生们表演舞蹈节目《欢腾草原》,现场氛围热烈。




在“我为边疆添抹绿”植树环节,民警与同学们共同种下梭梭树苗。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防风固沙、生态建设意义重大。通过一次次挥锹培土,把绿色种进了边境一线,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进了心中。


在戍边夫妻警务室“戍边教育基地”内,大家围坐一起,听徐乃超讲述从独自一人驻守戈壁到与妻子并肩守边,从年轻民警到“北疆楷模”的从警历程和戍边点滴,共同学习他扎根边疆、守土尽责的感人事迹和坚定信念。

“通过这次活动,我听到最朴素的热血,看到最壮美的边疆,阿拉善边境有一群可爱的人用血肉之躯守护万家灯火守护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将这种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座谈会后,学生董文静与同学分享感受。
“按照巡逻编队,出发!”随着民警一声令下,师生们在民警带领下开展边境踏查。途中,风沙扑面,学生代表高擎国旗走在队伍前列,国旗在边境一线迎风飘扬。同学们沿着民警日常巡逻路线行进,实地了解边境管控实际,切身感受到“戍边”两字背后沉甸甸的责任。


“这是我第一次走上祖国的边境线,这里的风很大,沙子吹得睁不开眼,脸上被刮得生疼。”学生张强说,“但我心里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也触摸到了“守护”的真实温度与艰辛不易。”

通过此次边疆行活动,推动了北疆文化品牌建设,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爱国情感和国防意识,还在与北疆楷模的互动中感受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感受到了移民管理警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