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充分发挥好结对帮扶工作团作用,进一步做好巴丹吉林镇、吉兰太镇结对帮扶脱贫攻坚工作,切实解决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问题,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根据党中央、自治区、盟委脱贫攻坚指示精神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学院2020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盟委、行署关于扶贫工作的安排布署,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高质量完成脱贫帮扶工作任务。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扎实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专项脱贫攻坚工作,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已脱贫贫困户不再返贫,不断增强农牧民自身“造血”功能,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中心内容,全面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培训。坚持服务脱贫攻坚大局,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加强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工作方法等培训,注重作风教育,提高工作能力、培育优良作风。保证不仅扶贫工作人员懂政策、讲方法,人民群众也要懂政策、有思路、有信心,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积极帮助协调争取上级扶持项目和资金,夯实镇属各嘎查产业基础,努力建成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提高镇属各嘎查经济实力。大力扶持农牧民自主创业、自力更生,形成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生产专业户、家庭牧场牧家游,致力创收、增收,提高群众“造血”功能。加快“阿盟好行-旅游巴士”项目培育进度,争取在2020年开展左旗—额旗—右旗阿拉善盟全域深度体验游同时,加大阿拉善文创产业培育力度,通过产品设计、品牌带动、市场销售、酒店及旅游景区进驻等方式,刺激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及市场收入。积极推广“蒙速办”政务服务手机应用端向苏木延伸,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查询、办理及办件预约等功能,通过“掌上办”“指尖办”方便基层群众办事
(三)深入推进生态扶贫。大力发展休闲农牧业和农牧区旅游,积极帮助发展好额肯呼都格嘎查游客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和采摘园项目、阿日毛道嘎查特色村寨休闲马场项目,通过重点项目带动群众发展,拓宽群众收入渠道,防止稳定脱贫农牧民群众返贫。
(四)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配合各相关单位,多方争取资金进一步推动镇区、嘎查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镇区、嘎查道路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深入推进智力扶贫。发挥学院师资培训作用,办好嘎查村干部素质提升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帮助镇属各嘎查“两委”班子、“第一书记”更好履职,进一步凸显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坚持送教下乡,积极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就业教育培训,提升群众社会就业、科技致富、外出务工创业能力。
(六)深入推进健康教育扶贫。建立健全返贫防控体系,对已出列的稳定脱贫户,根据不同情况分类管理、因户施策。严格落实教育、医疗、低保兜底、社会救助等保障性政策,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保障标准,着力防范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学返贫、因残返贫,有效管控返贫风险。经常组织农牧民开展卫生清洁工作,提高居住环境卫生,减少疾病发生。
(七)深入推进消费扶贫。按照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教育厅、农牧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区公办高校开展“农校对接”工作的通知》(内扶办发〔2020〕22号)要求,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制定《“农校对接”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农校对接”工作,建立产供销合作关系,与符合学院食堂所需生活食材供货要求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签订供货协议,帮助贫困地区建立绿色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加强对帮扶点农畜产品的宣传推广,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努力实现农校互利双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巩固。
(八)深入对接后续规划。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后续帮扶计划和巩固提升方案,坚持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措施、不脱监管,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脱贫攻坚政策不变、考核指标不少、工作标准不降、工作要求不减,建立健全实现稳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帮扶工作这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定期现场办公,强化督办落实,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服从大局,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密切同困难群众的联系。
(三)定期将驻镇工作情况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旗委组织部、扶贫办、盟委组织部汇报。
(四)切实做好民情登记和信息报送工作,每一阶段所开展的工作及时上报。
(五)积极向乡镇干部学习发展经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学习吃苦耐劳、长期扎根基层服务的工作精神,努力创新工作。
(六)加强团结,发挥好工作队团作用,维护团队形象。经常深入群众听取不同意见,团结凝集群众力量。
(七)严格遵守管理规定,严格考勤请假制度,每月驻镇村不少于20天,主动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