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关于2026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求,确保我院2026届毕业生尤其是困难毕业生应就业尽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现就做好我院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精准帮扶为核心,构建一对一就业帮扶体系,结合阿拉善地区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重点关注、重点指导、重点推荐、重点帮扶”原则,实现从“泛化服务”到“个性化赋能”的转变,为困难学生提供全周期就业支持,助力其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帮扶对象
学院2026届高职困难毕业生,包括但不限于:脱贫家庭学生、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孤儿等(附件1)。
三、帮扶目标
(一)包联覆盖率达100%:确保所有纳入帮扶范围的困难
生均有一对一包联人,无遗漏、无空白。
(二)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现人员底数清、就业能力清、就业意愿清、服务需求清。
(三)确保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困难学生就业率不低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实行动态清零。
四、工作任务
(一)精准建档(10月20日前完成)
各系根据(附件1)困难毕业生名单为本系困难毕业生匹配包联责任人,包联人需在48小时内与包联学生对接,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采集学生就业意愿、技能短板、家庭顾虑等信息,建立“一人一档”电子台账,标注“关键需求标签”如“技能薄弱、心理焦虑、政策不了解”,明确帮扶优先级。
(二)全程跟进(持续至就业)
1.各帮扶人每周至少1次主动沟通通过微信、电话同步进度,推送至少3个岗位。
2.各帮扶人每月1次进度复盘,每月底与学生沟通,评估本月帮扶效果,如“岗位推荐匹配度低,需调整行业方向”,及时优化方案。
3.对已就业学生跟踪6个月,及时解决入职适应、薪资福利等问题;对未就业学生动态调整帮扶策略。
五、工作要求
(一)压实责任:各二级院系需成立专项工作组,10月20日前报送包联分工表。
(二)严守纪律:严格保护学生隐私,不得公开公示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帮扶过程纳入台账管理,确保可追溯、可核查。
(三)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以“学生满意、就业稳定”为核心,12月30日前各二级学院需提交阶段性帮扶报告,学校将组织抽查督导。
(四)“一人一册”建立就业帮扶登记卡
1.要为每名困难毕业生分别建立《2026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登记卡》(附件2),由就业帮扶人记录毕业生就业进展和帮扶工作情况。
2.请各系将《2026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统计表》(附件3)每月进展于当月25日前报送到招生就业处就业科。
附件:1.学院2026届毕业生困难类别信息表
2.学院2026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登记卡
3.学院2026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统计表
工作联系人:刘玉岩
联系电话:0483-8337222
招生就业处
2025年10月14日